首页
Home
走进神禾
About us
关于产品
Products
名医专家
Doctor experts
健康服务
Health service
时迅动态
News
招商合作
Collaborat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健康服务
Health service

专家诊谈
 
专家诊谈
首页 | 健康服务 | 专家诊谈

益气活血法抗肿瘤的研究(郁仁存)
    近几十年来,我一直重点研究了癌症患者的气虚血淤证与癌证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从气血学说的角度,对癌症患者气虚血淤的中药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我们是分阶段研究的。1989年3月至1991年10月,观察肺癌、乳腺癌、胃癌及肠癌共175例,发现:①晚期癌症病人血淤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非晚期病人;②肺癌患者出现血淤症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癌症;③带瘤病人血淤证的比例明显高于不带瘤的病人;④晚期以及存在血淤证的病人的血液流变异常程度高。1991年3月至1992年3月证型研究中心发现:①47.1%的癌症患者存在气虚血淤证;②Ⅲ、Ⅳ期病人气虚血淤证的比例高于Ⅰ、Ⅱ期病人;③带瘤病人的气虚血淤证的比例高于不带瘤的病人;④化疗可导致气虚血淤证比例升高;⑤气虚血淤证的病人往往同时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及血流变异常。另一组晚期肺癌病例108例中有气虚血淤证者占60.2%(65例),再次证实气虚血淤病人有免疫功能低下及血液高凝状态。
    因此我们观察了固本祛淤Ⅰ号方、固本抑瘤Ⅱ号方、固本抑瘤Ⅲ号方结合灸法等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癌症患者,以及固本消瘤胶囊均为益气活血为法的中药方剂,观察到这些方剂能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对化疗减毒增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最近研究发现,益气活血方剂不仅能够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对实验性瘤株的肿瘤相关基因bcl-2、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有一定调控作用。益气活血法在肿瘤病人中的广泛应用真正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疗治疗特色和理念。
平衡理论与肿瘤的综合治疗(郁仁存)
    中医理论认为无论任何疾病,其基本病机都属于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保持平衡,使机体内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稳态),机体就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平衡失调,体内环境出现紊乱,机体则会发生病理变化,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1. 平衡理论与肿瘤的病因病机
    ①瘤基因与抑癌基因失蘅。肿瘤是一个多基因改变的积累过程,即促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之间平衡发生改变的过程,因此基因调控是肿瘤治疗的靶点之一。②细胞增殖与分化失衡。③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因此诱导癌细胞分化和诱导癌细胞凋亡也都成为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④促转移因子与抗转移因子失衡。⑤正邪力量对比的失衡。
    如果把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中的肿瘤促进因子为阳,将肿瘤抑制因子归为阴,将这些因子的表达升高归为实,表达下降归为虚,则可将肿瘤从发生、发展到转移的全过程用正邪阴阳虚实来概括,即正邪阴阳平衡失调(内环境的紊乱)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其病理表现可反映为脏腑、经络功能的失调,气血津液的运行障碍,并产生正虚、气滞血淤、痰凝湿聚、毒热内蕴等一系列病理产物,显示虚实变化。因此,在肿瘤治疗中应以平衡阴阳、扶正祛邪为根本原则。
    2. 抗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失衡状态 无论手术、放疗、化疗或中医药以毒攻毒治疗,均有不良反应,导致体内新的失衡,如免疫功能低下、造血功能受抑制、胃肠功能紊乱及吸收、消化障碍,气虚血淤等变化,造成阴阳、气血、邪正等方面新的不平衡。
    3. 平衡理论指导下的肿瘤综合治疗原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又如《伤寒论》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所以无论使用何种治疗方法,在祛除病邪的同时,都应维护正气。扶正和祛邪也要在不同阶段视病情而治,治疗不宜太过,以免伤及正气。除药物治疗外,保持患者心态的平衡及合理的营养均衡的膳食,也是平衡阴阳的重要手段。
    西医的治疗理念也不断转变,原来的一些超根治手术,对机体破坏性大,现在趋向于在根治手术同时,尽量保存机体功能和患者形体,如乳癌手术由扩大根治术转变为保乳手术,而放疗也由常规放疗代之以非常规分割放疗及三维适形放疗,减少了正常组织受损,提高了疗效。化疗方案也注意到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大剂量摧毁。这些转变证实了平衡观点在指导肿瘤综合治疗中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在平衡理论指导下,合理的综合治疗模式应该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采用低创伤的手术治疗,配合必要的合理剂量的化疗或放疗,并以平衡阴阳为前提,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扶正祛邪的治疗法则,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建立新的平衡状态,最大限度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保护机体的正气,特别是在高龄或晚期癌症病人,要权衡邪正虚实之间的状况,以少伤正气,不给机体以摧毁性打击,但要适当控制住肿瘤发展,建立新的邪正对比平衡,使带癌长期生存,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达到我们的治疗目的,这也是我们对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疗经验和观点。
谈谈癌症患者康复期的摄生要领(郁仁存)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我总结了癌症患者在完成抗癌治疗后的长期康复过程中,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情绪稳定,情绪开朗。这一条最重要,患癌以后,经过治疗后,情绪一定要稳定,正确对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太过或不及是体内失衡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各脏腑功能失调的重要因素。如果性情开朗,俗话说看开了,情绪也就稳定了,心理也平衡了,有信心有毅力战胜疾病。
    ②生活规律,劳逸适度。康复期,体力和精神逐渐恢复,一些人往往就会忘乎所以,熬夜,过劳,心身疲惫,结果抵抗力也逐渐下降,导致疾病复发,所以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③饮食调节,营养充足。食疗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一部分,在康复期摄生中,要注意饮食调节,饮食要多元化,但少食容易引起胃肠功能失调的食品,要避免吃含有致癌因素或物质的饮食(如烧烤肉食、发霉食物或腌制品……)。我主张食谱不要太窄,忌口不要太严,不要道听途说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使病人无所适从,每样东西要少吃,自己留意适合自己的食物,保证营养全面。
    ④适当运动,体育锻炼。运动适当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的最好方法。无论散步,打拳,气功或者其他体育锻炼均可,但不要过度,要适量,以不累为原则,而且一定要坚持每天做,持之以恒。
    ⑤切勿打破机体内的平衡。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稳定,体内建立起来的阴阳平衡,邪与正之间的相对平衡,各脏腑功能之间的平衡,是维持康复期间患者病情稳定、好的生活质量、长生存期的重要保证。即使体内还有残留的癌细胞,也是处于机体免疫力监控之下,这时要保持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衡,千万不要轻易打破这种平衡状态。过去的经验教训很多,如有的人想把体内残留癌细胞杀灭,又再做一疗程化疗,结果降低了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反而导致了疾病的复发和转移。
    我曾经治过一例病人,老年女性,诊断为肺鳞癌,同时她有肺结核,服用中药2年,病灶一直稳定,病情稳定,症状亦不多,后去某大医院检查,医生认为肺鳞癌应作化疗,并给她作了一疗程,结果化疗还未完成已出现脑转移,不久即不治。这说明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
    多年前还有一位病人,住某大医院干部病房,原有肝硬化及肝功能代偿不全,后出现肝内占位病变,诊为肝癌,AFP值不高。曾用丝裂霉素及5-Fu作化疗一次,右足内踝因为丝裂霉素外渗,引起局部坏死形成溃疡,长期不愈合。我去会诊后用中药辨证论治,以扶土抑木,补气养血,佐以解毒抗癌中药。肝功能不正常有所改善,肝肿瘤触诊亦有所缩小,维持大约达一年之久。此时西医提出肝癌诊断可能不对,加之患者AFP值一直阴性,仅肝硬化诊断成立,所以中药治疗有效。但因足部慢性溃疡一直不愈合,亦不见好转,遂邀请我院著名皮科专家赵炳南老大夫会诊。赵老在溃疡四周隆起肉芽处用针点刺,局部用紫色疽疮膏外敷,并开出了内服中药汤剂,是以生肌长肉的阳和汤为主治疗。这样我给的治疗肝病的中药就停用了,经过数月治疗大约4cm×5cm大小的溃疡面逐渐愈合了,足见中医药治疗这种慢性溃疡的效果。但就在这时却发现患者锁骨上、颈部淋巴结肿大,活检证实为转移癌。西医此时又认为还是肝癌,并认为开始曾用过一次丝裂霉素为主的化疗有效,使肝病灶缩小,遂又开始化疗。因70年代化疗药物品种较少,故仍用丝裂霉素和5-Fu化疗,但刚用不久,颈部淋巴结不但不见缩小,反而增大,而且肝功能破坏更严重,不到3月,病人病故,后尸检证实,肝内仍有多个肝癌病灶,好的肝组织很少,证实了仍为原发性肝癌。回顾其近一年时间经中医药治疗后病情控制,稳定好转,但后来中医治疗改弦易辙,特治皮肤溃疡而未顾及肝癌,结果平衡打破,引起病变急速发展,并远处转移。此例说明不要轻易打破已建立的有效平衡,同时考虑足部慢性溃疡作为一个长期慢性刺激可能对刺激和提高体内免疫功能有利,而好心打破了这一平衡,使病情急转直下。另外这一病例说明当时对癌症认识是受癌症治不好,治好不是癌症的观念影响,看到病灶缩小,肝大缩小,肝功能改善就否认是肝癌,结果病理证实仍是肝硬化基础上的原发肝癌,这一病例给我们印象较深。
服中药的时间(郁仁存)
    有人问我,中药要吃多长时间,我说,这要看情况和条件。
    癌症患者病程长,康复期也很长,在手术、放、化疗期间配合中药是很必要的,可以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增加效果,这已为多年来国内学者所证实。但当肿瘤治疗告一段落后,要防止复发和转移。中医药扶正祛邪治疗也是必要的,有益的,所以我们往往建议病人较长期服药,至少3~5年,大量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能坚持中药治疗的病人,生存质量好,生存期延长,复发和转移机会少,这在前面案例中常见,而我的病人,多数都延长服中药七年、八年,甚至十多年,但是到后来,我们治疗方针和处方用药也发生变化,一是剂量相对减少,抗癌药味减少,每周服用剂数减少(逐步由每周七付减至五付、三付)。二是随着病人年龄增加、老年病的出现,在辨证施治与辨病论治也逐步有所调整,如高血压病、高血脂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都要予以照顾,但我认为还是应抓主要矛盾为主,急则治标,缓则图本。 所以肿瘤科医生也要很
熟悉内科病、老年病的中医治疗知识和经验。有些病人吃了10年中药,还要求我继续中医药治疗,那时我就可能在防止癌症复发和转移的同时,发挥中医药在抗老防衰上的重要作用,使患者无病生存期延长,生活得更好。
    顺便提出的是,所谓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是西医药+中医药的拼盘,而是 要真正中西医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结合治疗,也绝不是患肿瘤后,西医治疗同时 随便找一个中医,吃些中药就是中西医结合,必须是经过正规实践和有经验的肿瘤 专科中医师的治疗。千万别被少数自称专家、神医的江湖骗子所蒙蔽,一些 患者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不得不防。

 
收藏本页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江西神禾药业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100770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赣A202107950165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经济开发区 电话:0795-3585678
邮箱:jx_shenhe@yahoo.cn 网 址: www.jxshenhe.cn